在 iOS 18.1 Beta 中,Apple 给广大用户来了一个「偷袭」,一边放「明年才上线 AI」的烟幕弹,一边突然上线 AI 功能。但可惜的是,现阶段的 Apple 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仅对美国用户开放。
其实在最初看到「中国与欧洲用户无法使用」时,小雷并没有太上心。毕竟都用了这么多年 iPhone 了,谁手里还没几个外区 Apple 账号呢?不过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Apple 这一次采用的是更严格的锁定机制,即使在国行 iPhone 上登录美区 Apple 账号、改语言改区域甚至用美国 SIM 卡漫游,都没办法激活手机上的 Apple 智能。
正因如此,小雷不少同事都有了买海外版本手机的打算。但「买外版」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
这还得从 Apple 的锁定机制讲起。
什么是「激活策略」?
对任何一个国际品牌来说,为了保证自己的产品在各个市场都合法合规,品牌会对产品的功能做一定的限制。以 Apple 的 iPhone 为例,功能限制一般来说有硬件和软件两种方式:硬件锁指的是手机是否有搭载对应的硬件模块,比如美版 iPhone 有毫米波天线、但没有实体 SIM 卡槽。
软件锁定的方式就比较复杂了,从「严」到「松」可以分为「激活策略」、地理位置、Apple 账号区域、手机地区、手机语言。后面几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激活策略我们就要展开讲一下了,毕竟这个也是最容易被大家误解的限制方式。
图片来源:IPSW Download
我们知道,无论什么地区销售的 iPhone,所使用的 iOS 都是同一个「固件包」,这意味着这个固件包其实有着最完整的功能。但在激活 iPhone 时,手机会将自己的序列号发给 Apple 的服务器,Apple 的服务器通过序列号得知这是哪里销售的 iPhone 后,会向这台手机下发对应的「激活策略」,而这个「激活策略」就包括了要启用或禁用哪些 iOS 功能。
比如针对国行手机的激活策略就禁用了 FaceTime Audio(纯音频 FaceTime)、启用设置中蜂窝网络管理的选项。日版「拍照快门声」的选项、早期国行「低电量提示音」、港版「充电自动开机」等选项同样由激活策略控制。这次欧版与国行无法使用的 Apple 智能,同样由「激活策略」决定。
图片来源:Apple
因激活策略与手机序列号绑定,所以在用户感知上,激活策略锁定往往会当成「硬件锁」。但实际上硬件锁和「激活策略锁」有着根本性的差异:硬件锁除非改硬件,否则无法修改。但激活策略是可以改的。
还是以 iPhone 举例,曾经有一段时间,港行 iPhone Xs 无法在内地使用 CDMA 制式(中国电信),电信用户只能选择国行的全网通 iPhone Xs。但在后来某次系统更新中,Apple 后台修改了港版 iPhone Xs 的激活策略,不再限制 CDMA 网络,用户只要重置手机,重新来到激活手机的界面,就能用新的激活策略初始化,并激活 CDMA 的内地使用权限。
「美版」不是万能答案
那么这跟国行手机用不了 Apple 智能有什么关系呢?
没错,Apple 在 iOS 18.1 Beta 中关于 Apple 智能的选项,就是依靠激活策略来下发的。这意味着在目前时间段,国内销售的 iPhone 确实无法开启对应的功能。但激活策略只是 iOS 限制软件功能的其中一个方式。
比如被认为是 Apple「认输」的欧盟地区开放侧载,就是激活策略、地理位置、手机地区这三种手段共同限制的结果。为了「合规」,Apple 完全可以后续更新中加入 Apple 智能的地理位置限制甚至是 SIM 卡区域限制。毕竟境外公司在内地市场展开 AI 相关业务,从来都不是「想不想」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再说了,即使 Apple 不开这个限制,在内地使用美版 iPhone,也远不如过去那么方便。首先,Apple 智能目前是一个 iPhone 15 Pro 系列独占的功能,而美版的 iPhone 15 Pro 系列都只支持 eSIM,不再支持实体 SIM 卡。国内四大运营商和一众虚拟运营商又不提供针对手机的独立 eSIM 服务,有机子也用不了。
图片来源:Apple
没错,香港某些运营商会提供可以在内地使用的 eSIM 号码,可以在内地漫游使用,但漫游也带来了高额资费,即使是所谓的「大湾区套餐」,性价比也远低于内地运营商的互联网套餐。
如果你这都可以忍受,那美版 iPhone 还需要面对保修的问题。想在国内 Apple Store 修送修美版 iPhone,要拿包括购买记录原件、出境记录等「全套」资料,Apple Store 还可以随时拒绝对外版手机提供售后(包括自费售后)服务。
即使店里愿意给你修美版 iPhone、或者你购买了 AC+,由于国内 Apple Store 不会有美版手机的主板,在必要时,你「辛辛苦苦」淘来的美版 iPhone 也会变成国行,而且不会是全新的官换机。
Apple AI 充满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即使你排除万难用上 Apple 智能,体验也相当有限。抛开语言支持等外部因素不谈,Apple 智能主要运算都在本地、没有服务器延迟,但涉及外部信息时,Apple 智能也需要访问对应的外部服务,比如 Wiki、YouTube。
另外,Apple 智能本身就面临不少问题:Apple 的合作 AI 涉及大量的数据共享和处理,尤其是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领域,需要收集和分析用户的个人数据。这些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面临被泄露或滥用的风险。即使部分 AI 会在手机本地模型中先对用户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但如果数据管理不当,用户隐私可能会受到严重侵害。
这种风险在跨国合作中尤为突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数据保护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可能导致数据在跨境传输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国内对用户数据「出海」也有极为严格的限制厂商和合作伙伴需要建立严格的数据保护机制,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图片来源:Apple
与其「尝鲜」美版 Apple 智能,倒不如等等明年的本地化 Apple 智能,或者用国内其他 AI 企业的 App 先解解馋。
而且不要忘记,Apple 在 AI 领域的起步严重落后于其他企业,即便 Apple 智能能准时上线,相比起其他厂商最早在今年 1 月就引入端侧生成式 AI 的手机,Apple 的上线速度也着实慢了,并且 Apple 几乎没有带来全新的 AI 功能,包括 AI 写作辅助、生成图片、转录和摘要等。
如果 iPhone 能够实现真正的个人化智能,通过整合设备上不同应用的各种信息和服务,提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答案,这无疑是一次 AI 重新定义行业的重大转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Apple 的 AI 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任何一家厂商率先突破,都会带动整个行业实现技术跃迁。对用户来说,我们只需耐心等待,观察众多 AI 产品各自的优缺点,最终挑选出适合自己的 AI 产品即可。无论是 iPhone,还是安卓,好用才是最重要的。
但如果你真的等不及,现在、立刻、马上就要体验 Apple 智能,那比起不能插卡的美版 iPhone,「实体 + eSIM」双修的日版 iPhone,可能更适合你。
2024上半年,科技圈风起云涌。
大模型加速落地,AI手机、AI PC、AI家电、AI搜索、AI电商……AI应用层出不穷;
Vision Pro开售并登陆中国市场,再掀XR空间计算浪潮;
HarmonyOS NEXT正式发布,移动OS生态生变;
汽车全面进入“下半场”,智能化成头等大事;
电商竞争日益剧烈,卷低价更卷服务;
出海浪潮风起云涌,中国品牌迈上全球化征程;
……
7月流火,雷科技·年中回顾专题上线,总结科技产业2024上半年值得记录的品牌、技术和产品,记录过去、展望未来,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