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开年已经过了一个半月。
刚告别了寒冬瑟瑟的春节,又迎来了雨夹雪的倒春寒,哪怕是处在祖国大陆南边的小雷,也能切身体会到温度只有个位数的天气,特别是骑在电单车上疾驰的时候,那刺骨的冷风更是直往还有那么一点温度的身上猛吹。
难顶,是真的很难顶。
好消息是,过了这个坎儿,整个天气就会朝温暖疯狂追赶,随着温度逐渐回升,珠江两岸的风景也将变得更加秀丽,特别是梅雨季节还没有到来的这个档口,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适合出行的时间。
所以每到这个时候,耐不住寂寞的年轻人,早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投奔大自然,带上装备,支起帐篷,希望用一次山间漫步,或者是一场户外露营,迎接春天娇嫩的花海和明媚的暖阳。
(图源:雷科技制作@豆包AI)
但我确实有点不同,长时间闷在家里的客观情况,让我对户外的清新空气有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向往,但是除了呼吸新鲜空气之外,我对大部分的户外活动都没有什么想法,感觉不如打游戏来得简单快乐。
就是说,能不能让我人身处户外,但是依然做到爽玩游戏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用国补入手了一台华硕天选Air,并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带着它踏上了户外漫步的道路。
关于轻的思考
对天选Air而言,“14”其实算是个挺有意思的数字。
这款产品目前在京东游戏本销量榜上排在14位,屏幕尺寸是14英寸,机身重量则约为1.4kg(实测1.46kg)。
看到这个重量,想必有的人会开始嘀咕:一公斤多的重量哪能算轻,酷睿Ultra系列发布以来,已经有不少厂商发布了一公斤以下笔记本了。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我们其实也很难感受到一款拥有RTX 4050中端独立显卡的笔记本应该有多重。
让我们打开京东,选择显卡为RTX 4050,就会发现采用这款显卡的笔记本一般都是 15.6英寸-16.1英寸的游戏本,其重量多在2.2kg到2.5kg之间,基本上都要比天选Air重个一公斤左右。
哪怕是同类的14寸全能本,重量也基本在1.7kg到1.8kg之间,有图为证。
(图源:联想)
14英寸的体积,外加1.46kg的重量,比我从同事手上借过来掂量的MacBook Pro 14 2024还要轻上不少,哪怕是一个常规尺寸的单肩包,也能轻松容纳这款产品,塞进背包随身携带,也不会有明显的负重感。
(图源:雷科技制作)
回到设计上,天选Air还挺简洁的。
铝合金机身,可选灰、白两种颜色,我买的这台日蚀灰有种沉稳的高级感,线下看过的月光银反而有种塑料感,A面上有锃亮的天选Logo,金属的厚度比普通轻薄本要厚些,因此更加坚固一些。
(图源:雷科技制作)
翻开上盖,可以看到这次天选Air采用了全新的错台式转轴设计,机身尾部略微凸出,支持单手开合的同时转轴也不显得松松垮垮,哪个角度都能立得住,已经有一些高级感的开盖味道了。
(图源:雷科技制作)
屏幕能一直放倒到180度,这一点现在很多轻薄本还做不到。
(图源:雷科技制作)
B面是一块60-165Hz可变刷新率、2560*1600分辨率的14寸IPS雾面屏,号称100%sRGB色域,峰值亮度400+nits,支持nvidia G-SYNC,因此画面延迟最低来到3ms。
(图源:雷科技制作)
为了确保1.46kg的机身重量,天选Air的BC面均为塑料材质,B面其实还好,毕竟大家基本都这么做,C面质感就显得一般了,而且这块磨砂面板还很沾指纹,好处是隔热能力比其他全能本强不少。
不同于天选系列的RGB跑马灯,这次华硕还真没整什么花活,纯白键盘背光,三档亮度调节,观感朴素简约,键盘手感也还不错,放在14寸里头甚至能说得上一句出类拔萃。
(图源:雷科技制作)
触摸板也是天选第一次用上玻璃材质,手感很顺滑,可以和幻系列坐一排了。
但是让我来用,我高概率还是会自己接个鼠标。
接口方面,机身左侧有一个电源接口、一个HDMI2.1接口(独显输出)、一个USB4接口(支持DP2.1核显输出和PD100W充电)、一个USB-A 10Gbps和3.5mm音频接口。
(图源:雷科技制作)
机身右侧有一个USB-A 10Gbps,一个USB-C 10Gbps(支持DP1.4独显输出),一个TF卡槽(UHS-II),2A2C,且全都是高规格接口,在这个尺寸下的表现可以说相当全能。
(图源:雷科技制作)
而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这个原配200W电源适配器上,它真的太大了,直接导致旅行重量直线上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最终入手了一个联想拯救者C170电源适配器,搭配上淘宝10块钱一个的转接口,将旅行重量完美地控制在1.8kg,还能正常打开增强模式,轻松达到35+75=110W的性能释放水平。
有意思的是,这玩意在淘宝上不仅有卖10块的,也有卖50块的,纯粹拿信息差赚钱了。
性能也会“减重”吗?
好 ~ 开箱完毕...
从初步上手的观感、手感来看,天选Air给人带来的感觉确实不错,那么接下来,就该看看这家伙的内在性能了。
因为手头资金所限,我购入的这台天选Air是最基础的版本。
它搭载了AMD Ryzen 7 8840H处理器+GeForce RTX 4050(100W功耗)独立显卡,内存为16GB LPDDR5 7500MHz,硬盘为512GB PCIe 4.0 SSD,具体配置可以参考下图:
(图源:雷科技制作)
因为“户外使用”这个比较明确的需求,我这次将会在离电状态和供电状态下分别进行测试,离电状态下默认为静音模式,供电状态下则调整至全部超频的自定义模式,看看这款电脑在两种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在离电状态下,处理器功耗释放被限制在45W,CPU-Z单核得分516.3分,多核得分5776.7分;R23单核得分506cb,多核得分5311cb;R23单核得分1298pts,多核得分13563pts。
在供电状态下,处理器功耗释放最高可达80W,CPU-Z单核得分700.3分,多核得分7370.3分;R23单核得分676cb,多核得分6229cb;R23单核得分1764pts,多核得分16905pts。
(图源:雷科技自制)
即便在离电状态下,天选Air依然有着不错的CPU性能释放表现,大约是满血状态下的80%。
这颗RTX 4050的性能表现,也是不少读者关注的要点。
在离电状态下,RTX 4050功耗释放被限制在42W,3DMark Time Spy基准测试图形分为4854分,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基准测试图形分为6632分,轻松超越了满血RTX 3050独显的水平。
在供电状态下,RTX 4050功耗释放最高可达100W,3DMark Time Spy基准测试图形分为9158分,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基准测试图形分为10196分,已经达到了满血RTX 4050的水平,继续增加功耗带来的性能反馈只能说微乎其微。
(图源:雷科技自制)
天选Air默认配备一根512GB PCIe4.0 SSD,另外该机还可加装一条满速M.2 SSD(高配版为半速),实测基准跑分连续读取速度5089MB/s,连续写入速度3988MB/s秒,表现还挺不错。
(图源:雷科技自制)
稍有性价比的两个配置,内存均为16GB容量,32GB加价近1500块,只能说这个内存容量对于这类全能本的重度应用来说,基本能搞定了。
(图源:雷科技自制)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要担心,配置上去了,重量下来了,那会不会阉割电池容量和散热配置。
还好,这是天选Air的拆机实拍图。
(图源:雷科技自制)
三热管双风扇的组合,风扇内侧有开口,采用内吹结构,实测在满载状态下,开启增强模式双烤十五分钟,CPU温度稳定在85℃,功耗35W;GPU温度稳定在82.5°C,功耗75W,键盘面基本可以控制在36°C左右,最热点在上方接近出风口的位置。
用过同定位产品的,应该知道这个数据的含金量吧,这款产品绝对算是14寸独显机型的散热“天花板”了。
至于电池,也是主流配置:73Wh,这个我们到实测里细说。
户外游戏,修身养性
接下来要做什么呢?接下来该把天选Air带出门了。
携带的部分自不必说,哪怕你随手拿个单肩包,都可以轻松把这套配置带上,然后再捎上个Xbox手柄都没问题。
接下来就该找插座了,我家附近有不少店铺,基本上这些户外场所都会为用户提供插座,把我特地买的拯救者C170插上去那是一点毛病都没有,甚至不会挡着边上的接口。
(图源:雷科技自制)
不得不说,当我把上盖打开,整台机子舒服地放在便利店的桌子上时,我的大脑里会突然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愉悦感。天选Air的尺寸,使得他基本能够融入各种狭窄的娱乐环境,无论是星巴克的桌子还是便利店的吧台,都可以轻松容下这款产品,看上去完全没有违和感。
(图源:雷科技自制)
接下来,该打开增强模式,跑一跑《黑神话》了。
在中档画质2.5K分辨率下,打开DLSS质量档+帧生成,天选Air可以跑到平均81FPS的表现;关闭帧生成后。也能够跑出平均63FPS的水平,只要不开光追,基本上能保持全程流畅游玩。
(图源:雷科技自制)
最近又有更新的《赛博朋克2077》,在天选Air上的运行效果也很不错,得益于RTX40系显卡的技术,打开DLSS自动档后,可以在2.5K分辨率“光线追踪:低”画质下维持在45帧左右,打开帧生成后,游戏帧率能到80-90FPS,体验稳定顺滑。
(图源:雷科技自制)
作为春节期间最热门的单机大作,《真三国无双:起源》其实算是一款优化不错的游戏,在打开DLSS质量档+帧生成,设置在2.5K高画质的情况下,游戏全程运行在70-90FPS之间,对一个强调粒子和烟雾效果的新款3A大作来说,算是相当不错的体验了。
(图源:雷科技自制)
至于其他游戏,我们就简单汇总一下,打开DLSS质量档后,都设置在2.5K高画质的情况下,《极限竞速:地平线5》平均122FPS ;《古墓丽影:暗影》平均94FPS ;《F1 2024》平均104FPS ;《CS2》平均120.6FPS;《孤岛惊魂6》打开光线追踪平均64FPS。
当然,外面不是哪里都有插座的,所以离电体验也很重要。
在离电状态下,天选Air会自动打开安静模式,我这边就直接通过混合模式来运行游戏,看看效果如何。
(图源:雷科技自制)
测试来看,在DLSS 3黑科技加持下,面对最新的3A大作,天选Air也基本能在2.5K分辨率下高画质流畅游玩,即便是在拔电状态下,切换到FHD+中画质模式依然能保持所有游戏在60FPS或以上。
值得吐槽的是,如果你把机子放在像是露营车、露营桌这种表面上,基本上就和鼠标体验无缘了,滑动的时候定位不准还是小事情,没有一个连贯的平面才是大事情,我是建议带上个手柄。
(图源:雷科技自制)
然后,天选Air这块屏幕的亮度表现,放在室内倒是没啥问题,很多显示器也就这亮度,在外面阳光直射的时候就比较折磨了,被阳光直射时的显示效果大概是下面这个水平。
(图源:雷科技自制)
幸好我出门的那天大部分时候都是阴阴沉沉的,不然体验起来也够呛的。
(图源:雷科技自制)
最后聊聊续航,在户外的话,混合模式下,天选Air持续游玩3A游戏的时间可以达到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别看这时间不算长,比大部分Windows掌机还是强太多了。
(图源:华硕)
如果希望续航更长一点,还能切换到集显模式,续航直接能翻两倍,即便放在今天,R7 8840H自带的Radeon 780M集显依然是第一梯队的水平,TS分数能达到3000分,应付中小型游戏也能算得上是绰绰有余了。
仔细想想,以做评测为借口得以跑出办公室,待在空气清新的户外爽玩《真三国无双:起源》,远离城市的炙热,去户外百无聊赖地闲坐着,放松身心自然疗愈,真挺爽的。
这种体验,或许寻常人一辈子也不会有一次吧。
总结:带上它,走出去,玩起来
尽管你可能很难把这看成一篇常规的评测,但在最后,我还是会按照雷科技评测模板给出对华硕天选Air体验的总结:
优点:
1、同尺寸下,性能释放强,散热表现优秀;
2、同类产品中,重量较轻,且噪音和表面温度控制较好。
不足:
1、屏幕亮度不高,在室外使用会有明显感觉;
2、为了减轻重量,导致C面的塑料感较强。
曾几何时,游戏本和全能本一直是泾渭分明的两条线。
对于用户而言,这似乎是两种不需要太过纠结的品类,需要极限性能和游戏体验的,自然会用身上的预算拿去采购游戏本;而关注颜值、拒绝傻大黑粗的,则以部分性能损失为代价拥抱了全能本。
但如今,当全能本也能获得完整的性能释放,几乎和常规游戏本之间没有了性能差别后,那轻薄、颜值、便携等特征便瞬间被凸显出来,忽略价格因素的话,甚至可以说全能本已经成为了传统游戏本的上位之选。
(图源:雷科技自制)
具体到华硕天选Air身上,这是一款设计出彩、配置完备而且入手门槛不高的全能本,轻薄的机身设计使其可以轻松放进单肩包里随身携带,而足够的性能释放也可以兼任游戏与工作的需求,虽然缺少了诸如RGB键盘灯等个性化配置,但是外观设计方面也是足够沉稳内敛。
在我看来,咖啡店的小圆桌只是它若干个使用场景中的其中一个,它还能出现在你露营的帐篷里头、专业摄影和视频生产者的办公桌、演播厅幕后的控制室、某个机械化重工的控制台,甚至是技术研发的实验室,只要有的能够把它放下的屏幕,再找个电源接口,随时都能进入性能全开模式。
当然,不足也是有的。
虽然这款产品的屏幕参数还不错,但在户外光线充足的环境中,亮度明显不足,经色度仪测量,其色准表现也欠佳。用户可以通过华硕管家切换色域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不过对于专业人士,仍不建议在未校色的情况下使用这款产品进行创作。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华硕原配的电源适配器体积较大较重,携带起来很不方便,但是使用PD充电的话,性能又会损失不少,想要达到完美的出行效果就必须另外购置氮化镓充电器,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至于你们最关心的问题,应该是“RTX 50系笔记本预计今年三月份就会全面上市了,现在还有购买RTX 40系笔记本的必要吗?”
首先,RTX 50系列首批型号为RTX 5070Ti/80/90,产品起售价格据称来到了1W2左右,显然不是普通用户能消受得起的。
其次,虽然这次NVIDIA带来了DLSS 4等利好游戏党的升级,但RTX 50系显卡在制程工艺上并没有带来惊喜,依旧采用了与40系相同的台积电4N工艺,这对游戏本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我看来,如果你想要一台散热强劲、较为便携的小尺寸独显本,那么这台笔记本是目前综合表现最好的选择。
如果华硕能够推出自己的氮化镓方口充电器,那就更加完美了。
聚焦DeepSeek:
1、DeepSeek-R1大战豆包、Kimi,国产AI大模型第一花落谁家?
2、我把DeepSeek装进了电脑里:生成能力一般,但确实很好玩
4、AI闯入了玄学圈!我用DeepSeek算命,结果真绝了!
6、我用Deepseek开发了款文字冒险游戏:AI创造力太牛X了
10、一举“干翻”英伟达!DeepSeek震惊世界,国产AI忽然这么强了?
11、联想个人智能体“小天”接入DeepSeek 打造更便捷AI交互体验
12、优惠结束!DeepSeek不再是性价比之王?全球六大模型PK结果出炉
14、百度文心一言免费!体验真不如DeepSeek?我们评测了一番
16、海信长虹官宣!DeepSeek风吹到电视圈,AI TV要爆发了?
17、联想moto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无需下载,点击即用
19、太牛了!我用400块的“洋垃圾”,跑通了DeepSeek!
22、百度搜索接入DeepSeek!打不过就加入?其实意在AI搜索
23、OpenAI服软!DeepSeek掀开源狂潮:四模型同日开源
25、DeepSeek爆发致“AI六小强”边缘化?活下去才是硬道理